王锡江是浙江新昌县小将镇旧坞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他从1969年开始就在村里当医生,后来还去了卫校学习。本来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县城医院工作,但是他一直都没有离开山村。就这样,他扎根在山村里43年,本来4年前他就该退休了,可是他放心不下村民,决定继续为村民看病。工作一辈子,王锡江一直都是个穷医生,经常义务给村民看病。
看了老村医王锡江的新闻报道,我不禁感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这样一位老人,一位老村医,在穷山沟里一呆就是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里,他放弃了很多次去好地方工作的机会,就是为了服务那些山沟里的老百姓。不仅如此,而且他并不图名图利。因为经常给人义务看病,弄得自己入不敷出。可就是这样,他仍然坚持着。王锡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这里的百姓,别让村民看病困难。这样一个好医生,在当今这个时代,的确是不多见了。(襄阳青少年心理咨询)王锡江的行为,完全配得上“大医精诚”这四个字!
众所周知,医生这个职业是很伟大的,无论是所谓的“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还是“救死扶伤”,都是对这个职业最好的评价。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体现在他们的工作对象和工作价值上。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工作价值就是让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远离死神的魔爪。因此,医生这个职业从古至今都是很受大家尊敬的。本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人们都总是对医生这个行业肃然起敬。可是,如今在中国,医患关系似乎越来越紧张了,人们也开始对医生这个职业给予了很多负面评价,甚至有人骂医生都是“白眼狼”。因为医患关系上的矛盾问题,我们屡屡听到有患者家属和医生发生冲突甚至血案的新闻。这里固然有很多时候是因为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误解和冲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医生中有不少人是缺乏职业道德的。他们已经不再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天职了,而是把经济利益摆在了第一位。要红包者有之,乱开药者有之,不负责任者有之,趁人之危多收钱者更有之——有了这些现象,难怪患者和患者家属们会如此愤怒。试想,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患者实际上都是弱势群体,他们巴结医生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和医生发生冲突甚至动起了刀子?这和医生群体的职业道德低下状况恐怕不无关联吧。医患关系现在紧张到了什么地步不好说,反正如今各个医院都要求设置警务办公室用来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了,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而新闻中的这位老村医王锡江呢,他和病人之间是个什么样的医患关系?记者跟着王锡江上门出诊时看到他给病人挂了四瓶盐水只收了65元成本费而已。而且,老村医王锡江不等病人从床上爬起来就赶紧背起药箱走出屋子。原来,王锡江知道,如果不快点走,那位村民一定会把家里舍不得吃的东西塞给他!据了解,就算步行到近8公里山路外的山村,王锡江也只收0.5元的出诊费,而且经常义务为村民看病。他和那些村民们都是朋友,村民们对他相当的爱戴。我想,这才是真正应该有的医患关系吧!
现在在中国也好,外国也好,大家都很想当医生,因为普遍认为医生的待遇比较好工资比较高。就算是在中国农村,如果有份固定职业按理说生活应该也不错。可是,王锡江行医43年,却还只是个乡村穷医生。4年前,他本已退休,可仍放心不下村民,决定继续为村民看病。而且,王锡江并不是没有机会离开山村。当地人都知道,论学历,论资历,王锡江有过好多次去县城医院工作的机会。这些年来,每当有调动的机会时,他却总是说“我是这里人,也是这里培养的,就应该留在这里为村民服务。”当地的村干部道出了王锡江心中的想法:“他很清楚,这里偏远,很多医生不愿来,如果他走了,村民看病就难了。(襄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原来如此!王锡江不是不愿意有份高收入,但是他更愿意为这里的百姓服务,他深知医生对于穷山沟的重要性,也知道这里的村民看病有多么困难。如果自己离开,那就意味着很多村民将得不到医疗服务。所以,王锡江才一直坚持43年,退休了也不离开。他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的家乡,他也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里的老百姓!
据了解,老村医王锡江为村民们做出的努力还远不止这些。记者发现王锡江很穷,这背后的原因,除了收费低、少开药和义诊外,还有另一个秘密。翻开王锡江厚厚的出诊记录簿,里面有不少村**动记下的赊账,最早的欠账竟然是1997年的。王锡江说,还有好些账没有记录下来,而不少赊账的病人,其实已经去世。也就是说,老村医王锡江很多时候看病连报酬都不要,反而要替病人垫上医药费用。结果,他自己当然就一贫如洗了。(襄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据王锡江的妻子王苗娟说:“人家都说当医生能赚钱,但他从来没有存款,连给我看病的钱都要借。”的确如此,2001年,王苗娟不幸中风,昏迷了两天两夜,但因为家里缺钱只住了4天院。看来,王锡江为了这片山沟实在是付出了太多!
我国古代的药王孙思邈曾在《大医精诚》一文中写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对比老村医王锡江的行为,他不辞劳苦,步行几公里去给村民上门治病;为了服务村民扎根山村43年;不以治病谋利,反而经常义务给村民治病甚至还要给患者垫付医药费用——看来,老村医王锡江无愧于“大医精诚”这四个字! 也许,现在我们这个社会都太浮躁了,人们匆匆忙忙,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职业道德”这四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值一提,不少人提到这四个字只会讪笑而已,似乎有职业道德的人才是傻子。可是,这样下去,整个社会的风气必然变得混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观念一旦形成,那么损害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利益,而是所有人的利益。我们真应该看看老村医王锡江的事迹,学学他身上大医精诚的精神。虽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挣钱,但是也要挣在明处,挣在该挣的地方。起码,我们拿到钱的时候也要做到无愧于心才行
|